后来,参看 MySQL 手册,发现自己理解错了。
int(M): M indicates the maximum display width for integer types.
在 integer 数据类型中,M 表示最大显示宽度。
int(M): M indicates the maximum display width for integer types.
在 integer 数据类型中,M 表示最大显示宽度。
MySQL数据类型 | 含义(有符号) |
tinyint(m) | 1个字节 范围(-128~127) |
smallint(m) | 2个字节 范围(-32768~32767) |
mediumint(m) | 3个字节 范围(-8388608~8388607) |
int(m) | 4个字节 范围(-2147483648~2147483647) |
bigint(m) | 8个字节 范围(+-9.22*10的18次方) |
int(m)里的m是表示SELECT查询结果集中的显示宽度,并不影响实际的取值范围,没有影响到显示的宽度,不知道这个m有什么用。
官方对PHP连接到MySQL数据库服务器的三种主要的API简介如下:
http://php.net/manual/zh/mysqli.overview.php
在PHP中,mysqli 已经很好的封装了mysql事务的相关操作。如下示例:
~~语法~~
CREATE TRIGGER <触发器名称> --触发器必须有名字,最多64个字符,可能后面会附有分隔符.它和MySQL中其他对象的命名方式基本相象. { BEFORE | AFTER } --触发器有执行的时间设置:可以设置为事件发生前或后。 { INSERT | UPDATE | DELETE } --同样也能设定触发的事件:它们可以在执行insert、update或delete的过程中触发。 ON <表名称> --触发器是属于某一个表的:当在这个表上执行插入、 更新或删除操作的时候就导致触发器的激活. 我们不能给同一张表的同一个事件安排两个触发器。 FOR EACH ROW --触发器的执行间隔:FOR EACH ROW子句通知触发器 每隔一行执行一次动作,而不是对整个表执行一次。 <触发器SQL语句> --触发器包含所要触发的SQL语句:这里的语句可以是任何合法的语句, 包括复合语句,但是这里的语句受的限制和函数的一样。 --你必须拥有相当大的权限才能创建触发器(CREATE TRIGGER),如果你已经是Root用户,那么就足够了。这跟SQL的标准有所不同。
当服务器没有运行PHP、没装phpMyAdmin的时候,远程管理MySQL就显得有必要了。
第一步:开启MySQL用户的远程访问权限
mysql -u root -p mysql # 第1个mysql是执行命令,第2个mysql是系统数据名称
Warning: mysql_connect() [function.mysql-connect]: Premature end of data (mysqlnd_wireprotocol.c:554) in path/to/the/file/where/connection/script/is/written/
一、用户管理:
1、新建用户:
>CREATE USER name IDENTIFIED BY 'ssapdrow';
2、更改密码:
>SET PASSWORD FOR name=PASSWORD('fdddfd');
3、权限管理
>SHOW GRANTS FOR name; //查看name用户权限
>GRANT SELECT ON db_name.* TO name; //给name用户db_name数据库的所有权限
>REVOKE SELECT ON db_name.* TO name; //GRANT的反操作,去除权限;
今天,数据库的操作越来越成为整个应用的性能瓶颈了,这点对于Web应用尤其明显。关于数据库的性能,这并不只是DBA才需要担心的事,而这更是我 们程序员需要去关注的事情。当我们去设计数据库表结构,对操作数据库时(尤其是查表时的SQL语句),我们都需要注意数据操作的性能。这里,我们不会讲过多的SQL语句的优化,而只是针对MySQL这一Web应用最多的数据库。希望下面的这些优化技巧对你有用。